一、单项选择题 1.()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A.利托尔诺B.沛西·能 C.孟禄D.杜威 2.下列关于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A.夸美纽斯把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价值的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B.苏格拉底采用问答法教学,其“产婆术”记载于《理想国》一书 C.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国民教育,轻视绅士教育 D.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民主主义与教育》 3.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些学校开设了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反映出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 A.传承功能B.交流功能 C.改造功能D.评价功能 4.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小刚发生了()的学习。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D.态度 5.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概括起来有三点。下列不属于该范畴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B.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D.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6.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临别时的情景。这体现的是() A.刻板印象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 7.下列属于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斯宾塞 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 8.为了要记住“桌子”“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词,构成“桌子上放着巧克力”这样的联系。这是运用了学习策略中的() 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不包括() A.自主学习B.独立学习 C.探究学习D.合作学习 10.按照(),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A.学习的主体B.学习的结果 C.学习的意识水平D.学习的内容 二、材料分析题 1.陈老师正在上地理课,却发现课代表王超这几天心不在焉,还不耐烦地把书翻得哗啦作响。这次陈老师忍不住了,便用提问法来“警告”他一下,没想到一连十几个问题都没有难住他,陈老师增加了难度,涉及他未学的内容和课外知识,可王超还是能流畅地答出来。怎么办?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用节约出的时间去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 学校非常支持陈老师的想法,对王超实行了单科免修。从此,每当上地理课时,学校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在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全球气候的变迁、环境污染等。陈老师呢,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给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 一个学期下来,王超的《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小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 (1)联系材料,分析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2)如何理解王超的自主性学习? (3)结合材料,说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孟禄是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和沛西·能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D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理想国》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因此,只有D项正确。 3.A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传承。 4.D态度,表现为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5.A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即: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第二,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第三,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6.D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临别时的情景,说明新近的信息影响比较大,这体现了近因效应。 7.C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等。 8.C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9.B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10.B按学习的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二、材料分析题 1.(1)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以便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材料中的陈老师让“吃不饱”的学生王超单科免修,上地理课时他可以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正是北京怎样治疗白癜风专业治疗白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