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圈。中国最火的女人社区。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宝宝睡眠问题都快成“世纪难题”了,几乎人人遇到,大多数小家伙都不愿意好好睡觉,非要折腾个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才肯去见周公。这么小的家伙,骂不得打不得说不得,难道就由着他“我行我素”咩?NO!要改,一定要改,必须要改,马上要改!看看本期小编为你精心汇总的宝宝优质睡眠篇,跟着做起来,说不定今晚宝宝就能一夜好梦! 王荣辉 婴幼儿发展王荣辉Grace婴幼儿发展王荣辉教研室负责人亲亲袋鼠国际早教广州天河华港中心、广州番禺海印中心教研总监国际婴儿学会会员、幼儿学会会员、早教学会会员亲密自然育儿法研究者《广州日报》、《新快报》、《羊城地铁报》特约亲子教育专家 一、睡不踏实 ①易醒 妈圈ID珍惜珍爱提问:我家宝宝两个月,纯母乳。睡觉不踏实,容易醒,睡的时间很少。该怎么办? “王荣辉”回答: 1.光线:宝宝容易受到日光灯、小夜灯等光线的干扰而分不清现在是白天或黑夜。 2.声音:宝宝容易受到外界声音,如电视机、外面车辆、行人的声音等的影响而睡不安稳。 3.莫罗反射:也叫惊吓反射,0-3个月的宝宝由于受到莫罗反射的影响,一点的声音或光线都足以使宝宝从睡眠中惊醒。而有些宝宝在3个月后由于莫罗反射未被很好的抑制,或者感官刺激过少而对声音及光线依然敏感,使宝宝容易惊醒。 4.感官刺激不足:白天宝宝所接受到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刺激过少,宝宝感觉“不累”,对于外界的感官信息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以致于难以入睡或者睡着后频繁醒来。 5.宝宝的身体过于紧张:一些宝宝入睡后也很难自己放松,身体收缩或抖动。婴儿能够自如的控制身体肌肉的紧张或松弛是睡眠能力的重要组成,因此尽快帮助新生儿更好地控制他们的肌肉至关重要。 6.宝宝无法保持身体平衡:婴儿仰躺睡眠时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会轻轻摇晃或抖动,这种情况可能激发他们的自我保护觉醒。无论是婴儿还是成人,睡眠时都需要较好的平衡能力。 7.过饱:如果宝宝刚刚进食了大量食物就马上入睡,胃部的饱胀感可能令他们辗转反侧。 8.容易感到饥饿:一些宝宝会因为睡前进食量不足或入睡时食物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而导致入睡后很快感到饥饿。合适的进食时间和进食量对于促进宝宝的睡眠也非常重要。 9.过热:上半夜环境温度还没有下降,如果给宝宝盖得太多或抱着睡,可能会让宝宝觉得很热而摇头或扭动身体。 10.白天睡眠过多:白天睡眠时间过多,容易使宝宝在晚上该入睡的时间却缺乏睡意。各年龄段宝宝保持合适的白天睡眠也是确保夜晚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11.母婴睡眠不同步:宝宝睡了,可是妈妈或者其他家庭成员都还没有休息,宝宝等待看护人入睡后才能放松感官警觉。特别是长此以往容易形成生物钟,宝宝不仅入睡后睡不踏实,甚至会在特定时间醒来。 ②睡不踏实 妈圈ID孩孩儿妈提问:我家宝宝马上八个月了,晚上八九点睡了以后,经常好像做噩梦似的半醒半睡的哭一会,必须哄哄或者吃几口奶才能睡,是缺钙吗? “王荣辉”回答:可能是宝宝白天过累了,如长时间呆在太吵闹的环境、活动量过大等。她需要的是安抚不是奶,你应该用抚摸、拥抱、低声安慰等方式安抚宝宝 ③一惊一乍 宝宝睡觉时一惊一乍怎么了? 最近很多妈妈咨询宝宝睡觉时总一惊一乍的,担心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家里的老人认为宝宝是被吓倒了,要去惊等。 其实这是宝宝的惊吓反射。宝宝出生后,惊吓反射在未来的3-4个月内要经历被激发-运用-被抑制三个阶段。因此0-4个月的宝宝都会出现惊吓现象,随着宝宝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这种惊跳的现象会在宝宝满5个月前消失。如果感官刺激不足、运动不足,惊跳反射会残留,不但会影响睡眠,还会使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到惊吓,害怕尝试任何新鲜事物。 美国睡眠宝典SweetSleep中,前几个月的睡眠惊跳反射属正常现象,但需要逐渐消除惊跳反射对睡眠的影响: “当宝宝仰躺,你开始触碰到他,他的手猛然往上举,手臂僵硬,手指张开。然后,放松,通常不会醒来。我们的推测这个反射帮助婴儿在突发危险情况的时候抓住东西(其他灵长动物会抓住毛发),这样他会觉得安全。惊跳反射在经常俯趴的婴儿身上并不多见,尤其是趴在妈妈身上的。和其他哺乳类动物一样,婴儿俯趴的时候会显示出他的一些技能。(四肢)的抽动和惊跳的现象发生在婴儿仰躺的时候。” 在过去的咨询案例中,惊吓反射未很好的抑制时导致薄薄睡眠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抑制惊吓反射对于改善宝宝的睡眠意义重大。 如何帮助宝宝抑制惊吓反射? 1.新生儿出现惊跳时,妈妈用手轻轻安抚宝宝身体或双手,让宝宝产生一种安全感,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2.尽早让宝宝俯趴。俯趴时宝宝四肢着地,不容易出现惊跳反射。新生儿经常趴在妈妈的胸前更有安全感,不容易受到惊吓。 3.适当的感官刺激。宝宝听到各种声音、接收不同光线的刺激,能慢慢地能有意识的面对各种情况,减少惊吓现象。 二、入睡方式。 ①悠着睡or抱着睡着睡妈圈ID若水du提问:我家儿子一岁俩个月了从来没自己睡过,必须悠蒙了才睡~困死也不自己睡~!啥时候是个头啊我家也是母乳“王荣辉”回答:孩子的睡眠能力没有发展起来,妈妈之前没有认识到哄睡只是阶段性的,宝宝4-9个月期间要逐渐进入自己哄睡阶段,最迟12个月宝宝应该可以自己入睡。而且您之前的哄睡方式也是不对,不应该抱着哄、摇着哄、用奶哄。②奶睡妈圈ID林沈玉提问:我儿子也必须奶睡。怎么都戒不掉。还有就是夜奶,需要戒掉吗?不管我的奶水够不够,睡前吃的多饱,夜里总要喝两三遍,其实每次也就吸那么几口“王荣辉”回答:奶睡和夜奶都应该戒掉,根据你的描述宝宝晚上醒来时有其他需求,拟应该弄清楚他的需求,然后用合适的方式满足。如果是安抚需求应用抚触或其他方式,而不应用奶。错误的方式一段时间就会形成依赖,也许他现在醒来是一种依赖了。③闹觉妈圈ID马欧阳提问:宝宝五十天了一到晚上就哭闹怎么回事啊!王荣辉“回答:哭得时候眼睛紧闭吗?揉眼睛吗?身体挣扎吗?不同原因导致的哭闹宝宝会有不同的表现,需要妈妈仔细观察。这个月龄比较多的可能性是宝宝对黄昏或黑暗的不适应,需要加强对光线变化和空间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影响宝宝白天睡眠的因素 ①环境:每个宝宝对日间小睡的环境与地点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有的宝宝适应性较好,可以在任何地方睡,而有的宝宝对睡眠的环境与地点非常挑剔,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入睡。一些新生儿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与妈妈的子宫完全不同的家居环境。解决方案:尽可能的固定宝宝白天睡眠的地点,不一定要在卧室,但固定的小睡地点可以让宝宝更放松和容易入睡。②感官刺激不足:任何月龄的宝宝都需要合适的感官刺激,这些感官刺激通常包括光线、声音、触觉和空间等等。0-3个月的宝宝由于受到莫罗反射的影响,一点的声音或光线都足以使宝宝从睡眠中惊醒。而有些宝宝在3个月后由于莫罗反射未被很好的抑制,或者感官刺激过少而对声音及光线依然敏感,在睡眠时窗外的光线与外面的声音都足以使他们睡不安宁。那些感官发育滞后或莫罗反射没有抑制的婴儿,出现睡眠问题的可能性大幅提高。解决方案:从婴儿出生到3个月,循序渐进的帮助他们适应与子宫完全不同的环境。白天的睡眠环境应比夜晚要多一些声音和光线,在宝宝两次小睡之间可以把宝宝带到户外去待一小会儿,适量的感官刺激对于提升婴儿的睡眠能力和增加睡眠需求非常重要。③运动不足:婴儿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运动。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不仅能增加婴儿的睡眠需求,也能促进他们睡眠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睡眠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自己入睡和自行克服睡眠过程的干扰。解决方案:根据婴儿所处的发育阶段,每天进行适量的科学运动。但一定要记住,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那些宝宝累坏了就会睡觉的说法是极不科学的,过累的婴儿反而更加难以入睡。④哄睡时间不当:白天睡眠有别于晚上睡眠的最大之处在于夜间睡眠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会变得越来越困,即使家长不干预,最终宝宝也能进入睡眠状态。而在白天,睡意来袭后,并不会越来越浓,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消退,直至完全清醒。解决方案:注意宝宝犯困的迹象与睡眠的时间,当宝宝出现犯困迹象时应及时哄睡,避免宝宝出现过度疲劳而哭闹,甚至哭闹过久后睡意全无的情况。⑤太无聊:家长如果没有适当的为宝宝安排活动,有的宝宝就会出现经常昏昏欲睡的情况,但每次的睡眠时间不长。解决方案:适当的为宝宝安排适合其月龄的活动,包括户外活动、运动锻炼等,这将有利于宝宝有足够的运动量,使其容易培养睡意。关于如何科学的为宝宝安排适合的活动,《宝宝安睡技巧》中将有一节课是专门讲宝宝的发展及适合其的活动。⑥过度喂养:过于频繁的进食可能导致婴儿过饱而产生睡意,但因为他们实际上并不需要睡眠,所以小睡一会就会醒来。对于一些6周以内的婴儿,由于本来醒着的时间就不多,再占用这些时间过度进食,可能导致婴儿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活动。而这种情况会影响他们睡眠能力的发展,以至于在婴儿2-3个月后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解决方案:婴儿出生后,妈妈应使用详细的作息监控记录来帮助自己尽快地掌握婴儿的作息规律、表达方式、食量等。如果喂养方式得当,一般婴儿6周时就可以建立起规律的生物钟。新生儿更应该采取按需喂养的方式,但慢慢的看护人应该根据婴儿的作息规律转换到规律喂养,并且有能力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有效区分婴儿的进食需求、吮吸需求、安抚需求等。⑦日间睡眠过多:宝宝在白天睡太多,在几次小睡之间的清醒阶段就会受到影响,清醒时间过短导致接下来的日间小睡无法持久,而日间睡眠无法持久又会反过来导致清醒时间过短。最终,宝宝的日间睡眠变得异常短暂、频繁、不连贯。解决方案:日间睡眠时间点与睡眠长度不适宜所引起的问题,可以通过减少日间睡眠次数、调整睡眠时间点、合理控制睡眠长度来解决。 四、其他①.晚睡妈圈ID阳宝妈妈爱提问:我家宝宝一岁半了!都是晚睡…!12点以后才睡…!有时候半夜还哭!也睡不安稳!都愁死我了,也熬得崩溃了“王荣辉”回答:晚睡对孩子的危害很大,要改善完善希望您能从以下方面开始:1.午睡时间控制在12-15点之间2.下午增加大运动时间,最好能够达到1.5-2小时3.晚餐时间不宜超过7点,8点左右开始沐浴放松,不要再进行激烈\兴奋的活动.4.如果之前起床时间过晚,逐步提前②.哄睡很多妈妈反馈宝宝越来越难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很多妈妈一开始就踩到了哄睡的雷区,时间一到雷就爆炸了,结果是两败俱伤:宝宝难受妈妈也难受。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有哪些雷区?1、不在床上哄睡:很多妈妈从宝宝出生就抱着哄睡,甚至一些月嫂也是这么教新妈妈的。这样的哄睡方式有很大隐患,后续会出现宝宝一放就醒、一直要抱着等情况。这些错误的哄睡方式改善起来比较困难。2、抱睡:虽然一些刚出生的婴儿似乎很喜欢抱睡,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假象,他们只是因为身体紧张或触觉敏感而喜欢被包裹的环境。父母应尽快帮助他们放松身体或改善触觉敏感,而不是整天抱着他们睡觉。随着他们感官和身体的发展,三四个月后他们觉得被抱着时浑身不舒服。3、喂奶哄睡:新生儿因为体力较弱、大脑模式的影响,他们在前几周经常吃着吃着就睡着了。但随着他们的体力迅速发展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父母应引导宝宝吃睡分开,在吃和睡之间增加活动时间。长期奶睡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口腔、牙齿等发育,还会令妈妈们疲惫不堪。但当妈妈们意识到奶睡的危害时,似乎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4、摇睡:因为胎儿在子宫里经常处于晃动的状态,新生儿基本都喜欢轻轻的摇晃。但长期这样摇晃会影响婴儿的感官发育,而且很多妈妈因为要抱着十几斤二十几斤的宝宝摇晃几个小时而患肩周炎等疾病。当妈妈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她们尝试停止摇晃,但是宝宝们似乎都很难接受不再摇晃。5、从哄睡开始就多种方式齐上阵:很多妈妈抱着宝宝边走边摇,唱着儿歌、拍着背,甚至还放着流水的声音。其实同时使用太多的哄睡刺激反而会干扰宝宝入睡,一些不当刺激可能令宝宝兴奋或过累,出现越哄越精神或越哄越闹的情况。6、每天都用相同的方式哄睡:其实每天宝宝接受到的感官刺激和运动量可能都不同,由于过累会导致宝宝难以入睡,因此根据宝宝的疲惫状态选择合适的哄睡方式非常重要。如宝宝今天去了很吵闹的地方,听觉刺激可能过多了,那哄睡时就尽量不要用声音哄睡,以免过度刺激导致宝宝疲劳过度而难以入睡。7、其实如果超过15分钟宝宝还没有进入入睡状态,应该暂停哄睡,认真分析宝宝为什么无法入睡,找到原因才能有解决办法。8、长期哄睡:哄睡的模式随着宝宝睡眠能力的发展,会逐步从依赖看护人哄睡发展到自我哄睡,最后到不需要哄睡。因此我们的哄睡应遵循递减式原则,这样才不会阻碍宝宝入睡能力的发展。③.日夜颠倒妈圈ID季末、花未落6提问:我家宝宝出生刚两个星期,这两个星期她总是日夜颠倒的睡眠时间,弄得全家人都休息不好“王荣辉”回答:调整生物钟的要点:1.增加户外活动,自然光线对形成生物钟很重要2.减少人为干扰,如很晚休息的家人,很早起来的家人3.白天的活动量要增加,否则容易因无聊而睡得太多 以上内容来自妈妈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END-长按图片,一键棣欐腐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墜鏈摢瀹朵究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lilego.net/xsezl/291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