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宝宝受到亲人们度无死角的呵护,“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然而有些做法并不妥当,特别是老一辈人将过去的育儿理念贯穿到现在的抚养上。出于尊敬老人,不好干涉,好多宝爸宝妈任其按传统方法“对待”宝宝,其实是要予以干涉的,以免给宝宝带来伤害,举例如下,以示提醒。 误区一:用母乳给宝宝洗脸,宝宝皮肤白无论男宝女宝,家长都希望宝宝皮肤滑嫩白皙,按照老一辈的传统方式,母乳可有效“解决”宝宝的黝黑皮肤。所以很多奶爸奶妈也学着这样做,但是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因为母乳是细菌最好的营养品,长期将母乳涂抹在宝宝的脸上,会导致细菌滋生,损伤宝宝的皮肤,导致宝宝的皮肤产生红晕或小脓包。 误区二:给宝宝多穿点,以免着凉很多老人生怕宝宝冻着,尽量给孩子多穿点,于是将宝宝裹得严严实实,无论什么天气,老人都觉得应该给宝宝穿多穿点。其实,宝宝并没有那么怕冷,给宝宝穿太多反而会减弱宝宝的耐寒能力,降低宝宝抵抗力,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捂热综合症。 误区三:宝宝哭闹,摇晃着哄宝宝宝宝哭闹的时候,很多老人立刻抱起来摇晃宝宝,以达到安抚宝宝的目的。但是,婴儿期的宝宝脑部还不成形,过度的摇晃会使宝宝的头部受伤、反应迟钝。摇晃刚吃过奶的宝宝还可能造成宝宝吐奶,甚至会导致奶液呛入气管。 误区四:嘴对嘴喂宝宝食物,助宝宝消化宝爸宝妈们生怕宝宝噎着、呛着,总是喜欢把食物嚼碎了再喂宝宝,但这种做法对宝宝伤害很大,因为成人口腔中有不少细菌,容易传染给宝宝。婴幼儿的抵抗力较弱,还不具备大人的抑菌能力,给宝宝零距离喂食容易将细菌传给宝宝,容易使婴儿期宝宝患上胃炎、肝炎等疾病。 误区五:剃胎毛,头发越来越浓密有一些宝宝出生后,头发稀疏,发质很不好,老一辈人就强调要给孩子剃头,能改善发质,其实孩子头发的多少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些说剃胎毛长头发的完全是无稽之谈。宝宝的头皮娇嫩,剃头过程中万一伤到宝宝头皮或者囟门,都得不偿失。头发的好坏取决于孕期和宝宝出生后补充营养。 误区六:宝宝哭闹以食物来安慰宝宝哭闹有很多因素,拉、尿、冷、热都有可能,不一定是饿了,宝爸宝妈们需要仔细辨别,不要一哭就喂奶吃,这样容易使宝宝吃多溢奶,过度喂养的宝宝容易产生肥胖、营养过剩。 婴儿的各个器官都没有发育完善,老一辈人的传统做法,谨慎为之,打破迷信,给宝宝创建一个科学的育儿环境。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可直接“在线咨询”或预约! 或者最最快的方式:拨打咨询热线-。 (此文转载网络,改编) (图来源网络) ?医院(产科)关爱母婴健康,医院!如想获取更多健康资讯,请到本文最上方点击"医院产科"并鎬庢牱娌绘剤鐧界櫆椋?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