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5-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传京津冀一体化方案暂未成形还在小范围征询意见

导读

传京津冀一体化方案暂未成形还在小范围征询意见

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京津冀

传京津冀一体化方案暂未成形还在小范围征询意见

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整体方案备受各界注视,此前,媒体陆续报导计划方案将于6月底或7月出炉。  但南都从接近国家发改委人士处得悉,该框架已有初步草案,但目前暂未具体成形,还在小范围内征求意见。

京津冀一体化的探讨,已有超过30年历史。起初,它是学者和官员的政策探讨,近些年逐步走入公众视野,随着“副中心”传言的传播,这1话题被完全引爆。  在受其影响最大的河北保定,经历了一轮狂热与失落以后,面临着新的为难:传言一再反复,还没有看到好处,房价已居高不下。  “这深层次反应了政府有形之手太粗太壮”。1名学者在分析保定楼市时说。  京津冀融会三十年前破题  京津冀的发展融会问题,早在30多年前,就已进入政府调研的视野。  1981年,原国家计委牵头编写制定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涵盖范围包括北京、天津和唐山,触及交通、产业计划、环保等方面。在现存可查的资料里,这是政府部门研究京津冀一体化的开端。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宋树恩参与了环保计划的编写。在他看来,3地联合治理环境问题,是必定选择。华北平原水连成一片,需要“九龙制水”。  尔后,国家计委屡次编写相干计划,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吴良镛等学者也就此屡次发表研究报告,但推动其实不顺畅。  一体化的难点在哪里?宋树恩总结:“归根结柢是体制问题。关键是协同,需要一个全局性的体制来调和。”  宋树恩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探索阶段,主要因环保等问题展开3地调和;90年代中期到2004年,经济发展速度增快,京津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增多,开始构成系统的城市区域问题,“是构成共鸣的进程”;2004年,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召集京津冀三地官员在廊坊召开研讨会,终究就合作达成“廊坊共鸣”,京津冀一体化提速,进入制定具体政策阶段。  “各方一直在拿办法,但这些办法没有完全见效”。对这1时期,宋树恩总结。  近年来,京津冀一体化,被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宋树恩看来,当前是京津冀一体化30年来最受重视的阶段,之前是国家部委重视,现在则直接遭到国家最高决策层的重视。  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整体方案备受各界注视。此前,有媒体报道,该方案将于7月出炉。但据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称,该框架已有初步草案,但目前暂未具体成形,还在小范围内征求意见。  多座城市被传争取“副中心”  虽然政府与学者研究了30年,但新一轮的京津冀一体化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则是从3月19日的一则传言开始。  3月19日,“京津冀三地已达成共鸣,初步肯定将河北省保定市作为‘政治副中心’的首选地。”这则消息发布后,舆论哗然,但迅速被官方辟谣。  3月26日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中,被定为“畿辅节点城市”的保定,将“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这1文件,被普遍解读为对保定地位的肯定。  尔后,除保定外,河北有石家庄、唐山、廊坊等多座城市,均传出堕入“副中心”争夺战。  除京津轴线两翼的石家庄、唐山等城市,地理位置较偏僻的小城沧州被学者推荐,以学术报告的情势,被动“参战”。推荐者举出了沧州的优势:津沧高速和20万吨级航道的黄骅港。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最新入局者是天津。6月23日,据《上海证券报》报导,天津有关部门正研究推动天津武清、宝坻作为承接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区域,想打造“国家行政副中心”。  实际上,这个被争抢的“副中心”,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概念,在国际上也少有先例。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孙斌栋表示,“单独把政治或行政功能拿出来,分散到其他城市,这种情况非常少,世界也没有成功的先例。”  在他所研究的城市规划学科领域内,“城市副中心”是一个成熟的概念,而城市的“政治副中心”则少有人研究。  首都的政治功能分散在不同城市,仅在德国、南非等少数国家也存在,均为历史遗留缘由。柏林是德国首都,但前西德首都波恩也在行使部份政治职能。南非则有3个首都:比勒陀利亚、布隆方丹和开普敦,分别行使行政、司法和立法职能。  “政治本身是首都的核心功能。按道理来讲,应当在北京尽量地保证。同一类型的东西就该在空间上尽量地聚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国平表示,“北京的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导,离中心城区越远,很多事没法办理。”  “政府管得太多,什么事都得到北京去,这才是关键问题。”孙斌栋说,“把发改委下面的某个机构放到外地,他们之间怎样联系?”  小城悄悄布局争抢外迁京企  在“副中心”概念混战的同时,北京周边的小城市,已在悄悄布局,争抢北京的外迁企业。  大红门批发市场,是典型的例子。这座北京最大的一家服装批发市场,在外迁时,遇到了多座城市的争抢。“有的免租金,有的能落户,外迁的地方基本都有优惠政策”,大红门批发市场的浙江籍商户刘亮宝称。  5月8日,北京丰台与保定白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白沟新城作为搬迁意向地。仅在8天后,大红门的8家主力市场签约落户河北永清;6月28日,天津西青区某市场举行签约仪式,一批来自大红门批发市场的商户赫然在列。  最大的赢家是河北永清。在这场争夺战中,大红门八大商场了带来近9000家商户,永清“抢”到了最大的一块蛋糕。这个经济其实不发达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发展提速,承接了北京的多家企业。  该县开发区管委会招商部工作人员对南都称,大红门、动(物园)批(发市场)等市场从北京外迁,永清确切存在与固安、白沟等地存在竞争,对手也打出了“减免租金”等政策牌,之所以胜出,凭仗的是产业集群和交通优势。为顺利对接,开发区曾派出官员赴北京挂职,进行衔接。  被传“副中心”保定历经热与冷  在小城市抓紧争取资源的同时,保定却经历了过山车式的火爆与冷落。  6月21日,保定东风东路某楼盘售楼处,看房的市民寥寥无几。工作人员徐敏对南都称,该小区一周仅售出5套房。  就在两个多月前,这里还非常火爆,“队伍都排到了大街上”。徐敏回想,保定“副中心”传言刚出来时,售楼处门口常常排着长队,每天有数个来自北京的看房团轮番看房。某个看房团打出的口号是“抄底保定楼市,直击政治副中心”。销售最火爆时,一天能出售近20套房子。  售楼处的销售数据显示,在3月14日至4月14日的一个月内,该楼盘的房价由每平方米5100元涨至6400元。尔后,价格一直未上涨,也未下滑,但销售量开始锐减。  保定的楼盘中,“5证不全”的情况普遍存在,大批外地人涌入保定买房的同时,保定市政府开始严查,楼市由此萧条。对此,有学者解读为“这深层次反应了政府有形之手太粗太壮。”  对保定市民来讲,即便销量下滑,保定的房价并未出现大幅下落。  在许多保定市民看来,“副中心”的传言,并没有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反而催生了高房价。“让我看不是甚么好事”,出租车司机马登武说,“除房价涨,副中心和我有甚么关系?”  他庆幸自己为儿子在去年买好了婚房。如果拖半年再买,要多付20万元,这几近是他5年的工资。  保定普通市民的收入其实不高,官方统计,该市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1181元,这个数字是北京的一半,乃至还低于河北省的平均水平。  “即便送面积,房价也不能大降”,1名售楼处工作人员解释不降价的缘由“一降就收不住了。”  “副中心”传言百日后,经历了媒体的轮番采访后,保定的官员多保持低调,已不愿对此多谈。  保定市委宣传部1名官员对南都私下泄漏,“这个问题怎么说呢?中央的计划没有出来,我们地方不太好表态。”  这100多天来,伴随着媒体上的各种,和楼市的火爆与冷落,保定市民的心态也产生奥妙变化。  “起先是不信,保定这个小地方,怎样能当首都的副中心?”马登武总结他的心态变化,“后来固然高兴了;现在是无所谓,最好(副中心)不要来。”  像马登武一样,许多保定市民也存在着这样的矛盾心态。3月19日,当保定副中心的传言第一次出现在保定“莲池BBS”治疗白癜风的土方法论坛里,这则消息下,最多的回复是“愚人节要到了。”  5月13日,当论坛里再次出现京津冀一体化的报导,回复最多的,则是对房价的声讨。“已在高位的房价,谁来买单?”一名友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lilego.net/xsewj/xsewj/16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