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旧称高热惊厥,是指发生在生后3月~5岁,发热初起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的惊厥,并且需要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引发惊厥的任何其他急性病,既往也没有无热发作史。 患病率约为2%~5%,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儿童期患病率3%~4%。 图片经小嗨森妈妈授权使用,图文无关 为什么会发生热性惊厥 1.遗传因素: 约25%-40%的FS患儿具有阳性家族史,患儿的同胞发生FS的危险性为9%~22%,提示遗传因素可能是该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2.环境因素: ①感染因素:病毒和细菌感染是FS的重要促发因素,其中以病毒感染更为多见。多种病毒均可引发FS。与FS有关的细菌感染包括痢疾杆菌、沙门菌、肺炎链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感染等。 ②疫苗接种发热是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某些疫苗更易引发FS,尤其是减毒活疫苗(例如麻风腮疫苗)以及全细胞制备疫苗(例如全细胞百日咳疫苗)。 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发生中起关键因素。环境因素,如病毒和细菌感染是热性惊厥的重要促发因素,其中以病毒感染更为多见。 热性惊厥的特点 FS首次发作年龄多于生后6个月至3岁间,平均18~22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作。 根据临床特点可以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 单纯型: 发作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无局灶性发作特征;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5分钟;24小时之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仅发作1次。此型占热性惊厥的75%。 复杂型: 具有以下特征之一:发作时间长(15分钟);局灶性发作;惊厥在24小时之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发作≥2次。 图片经啡啡妈妈授权使用,图文无关 热性惊厥如何诊断 热性惊厥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特定的发生年龄以及典型的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是要除去可能导致发热期惊厥的其他各种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中毒性脑病、急性代谢紊乱等。 因此,每次热性惊厥后都应该及时就医,让医生检查判断是否能够诊断热性惊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性。 对于发生FS的患儿,尤其是首次发生时,一般会评估以下几个方面: 1.医生了解详细的病史 这个方面您做到医生有问您准确回答就好。 2.体格检查 对诊断疾病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您和孩子耐心配合,主要目的是: ①有无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神经系统体征; ②寻找导致发热的感染灶。 图片经鸠鸠妈妈授权使用,图文无关 3.辅助检查 具体做什么检查最好听医生的建议,不是所有的检查都是必须的,专业的医生根据对孩子的评估,决定做哪项检查: ①实验室检查:对于典型FS患儿通常无需进行过多的实验室检查。为寻找导致发热的病因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情况酌情进行血、尿或便培养、血电解质检查等。 ②头颅影像学:对于典型FS患儿通常无需进行头颅影像学(CT或MRI)检查。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决定。 ③腰椎穿刺:目的是检查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其是脑膜炎。 ④脑电图:研究表明,脑电图异常可见于FS发作时、发作后短期以及随访数年后,但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这些异常对于FS复发以及以后癫痫的发生有任何预测作用。目前脑电图均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图片经小葡萄妈妈授权使用,图文无关 热性惊厥的预后好吗 热性惊厥总体预后良好,尚无直接因热性惊厥而导致死亡的病例报道。95%以上的热性惊厥患儿日后并不患癫癎。 热性惊厥如何治疗 由于多数情况下FS为良性病程,因此无需过度治疗。 热性惊厥发作时在家庭如何处理? 当孩子惊厥发作时,家长最重要的是镇静,要防止发作带来的意外伤害,并对孩子发作的情况,包括发作的时间和形式,做好记录: ①首先将孩子放平且不易受伤的平地或者床上,防止外伤; ②保持偏向一侧,以利于口腔内容物流出,防止孩子发作时引起的误吸; ③不要向口腔内塞入任何物品,抽搐时孩子肌肉挛缩,牙关紧闭,强行将硬物从牙间塞入反而可能损伤牙齿或者口腔,而且有时家长慌乱中用了筷子等,还会出现咬断,在口腔内的部分反而引起窒息; ④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没有证据表明按压人中可以缩短发作时间; ⑤90%以上的发作可以在5分钟内自发缓解,如果既往曾有热性惊厥持续状态或者本次发作已经超过3分钟仍不缓解,应该尽快就诊。 热性惊厥的紧急处理,来源于网络 打疫苗是不是更容易引发小儿惊厥?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是否能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发热是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某些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例如麻风腮疫苗)以及全细胞制备疫苗(例如全细胞百日咳疫苗)更易引发发热和可能的热性惊厥。 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疫苗接种后的热性惊厥与远期癫癎的发生相关,根据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指南,热性惊厥并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责任编辑:刘宏宋国超 作者介绍 张大华:副主任护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从事儿科护理15年,医院儿科科护士长。 BMU母婴护理专家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初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