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题记:恩,标题是骗你打开看文章的,不过相信读完全文,你会爱上这种欺骗。

1.

大部分的专家会很严肃的说,孩子玩iPad不好。你看乔布斯老人家,自己设计了iPad也不愿意让孩子玩,因为害怕他们上瘾。

乔布斯是设计界的专家,但是在教育这件事情上,他和我们所有人都差不多。他真的是害怕孩子玩iPad上瘾吗?表明来看确实是,但是深挖一层,会不会是他害怕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被款自己设计的产品摧毁呢?成人权利的丢失才是最痛苦的。

2.

我以前班上有个特别闹腾的小姑娘,只要母亲来接,总会闹着跑来跑去,她妈妈总是拿出一个iPad,然后姑娘就消停了。她母亲还得意地说,这招总是奏效!过了一会儿,还不忘补充一句,其实我平时在家不太让她玩的。我读到的是母亲对于自己权利的捍卫。在我看来,其实你已经输给了iPad。

3.

今天,人们对于孩子接触电子设备的态度,像极了十多年前人们面对电子游戏的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你打入冷宫再说。玩了暴力游戏的孩子,像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仿佛今天打打魂斗罗,长大了上街一定会杀人一般。

可人们突然发现,当年打魂斗罗的孩子们如今变成了爸妈,好像也没做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情。早些年被忽视的观点开始浮现:游戏化学习,用游戏管理公司的案例开始被人们熟知。

大家对游戏的态度,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度的转变。游戏,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终于不用像十多年前那样,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了。

如今,当你面对iPad可能超越你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时,难免惊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封杀这台机器。今天,我想让你换一个角度,仔细想想,到底为什么你不如一台机器让孩子痴迷,有没有办法学习它,超越它。

4.

我曾经观察一个小女孩拿iPad在干什么。我发现,她并不是在打游戏。她喜欢打开相机,然后很自恋的自拍一下。玩了一会儿又打开记事本,开始输入不同的英语字母。过了一会儿,打开计算器的应用,输入一串数字然后乱摁加减乘除。最后,她又打开一个讲故事的应用,很耐心的听着故事。

我看到的是一个孩子在不断尝试过后,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个寻找的过程没有任何痛苦。你要是把这件事情放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就不一样了。

你家孩子要是倒腾完一个小汽车想去画画,你先得叫他收拾掉才可以去玩下一个。他在纸上乱涂乱画一会儿,又突然想去水槽那里玩了。你还得多啰嗦两句,“你怎么一点都坐不住,一点不专心,只知道瞎玩!”

可是在iPad的世界里,孩子可以没有痛苦的切换,不用收拾玩具,不用听你唠叨,直到找到自己当前的最爱,投入的玩耍。

这个机制,我们完全可以模仿的。比如孩子在家里玩的时候,你就耐心的看看,别老跟在他屁股后面指手画脚。不是他玩得不够专注,只是他还没有找到能让他专注玩的东西,别太着急,请向iPad学习耐心。

5.

接着说小女孩的故事,我看她打开讲故事的应用,有的页数她至少要点击播放3遍,有的页数她会毫不犹豫的滑过不看。有的时候,她中途还会退出应用先拍个照,满意了之后再回到故事的应用,接着听故事。故事读完了,她不是按下一个,而是重新点按了前一个故事再听一遍。反反复复听了5遍,才愿意点下一个故事。

在iPad上,孩子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听故事。孩子不但是一个参与者,还是一个主导者。平时你给孩子讲故事,会问许多预设性的问题,只要她听得不是很仔细,就会特别恼火。故事讲一遍能把你累的够呛,让你再讲一遍可能还能忍,可是当孩子提出让你再讲第三遍,第四遍的时候,估计你就要崩溃了。

有时候,孩子听故事还会分心,一会儿去玩玩头发,一会儿跑开了再回来,这都会严重的打击你讲故事的信心。可是iPad却做到了不卑不亢,静静的等待孩子去主导故事,就算中途被抛弃了,也不会有情绪的波动,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按照他想要的方法读故事。这一点,恐怕我们真的很难超越它。

6.

我还观察到孩子的三组特别有代表性的表情。当孩子想问你要iPad时候,简直是全世界最无辜的脸,各种天花乱坠的夸你好,各种保证只会玩一会儿;当孩子接过iPad那一刹那,他就如爱因斯坦一般的专注,眼睛一秒都不想移开屏幕,顺带着全世界突然安静了,你再怎么叫他似乎他也听不见了;当你和孩子说需要收回iPad的时候,那简直是世界末日来了,孩子的脸上你能看到宇宙的崩塌。

我更愿意把这个过程看成权利的释放与收回。孩子拿到iPad的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是一个大人,被赋予了自由控制的权利,为了这种权利,他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得到权利的时候,他特别珍惜,生怕浪费一分一秒。当权利丢失的时候,这才是最痛苦的,我们都有过这种体会。

既然孩子需要这个权利,平时我们能不能就多给他一点,不只等iPad给他这些权利。比如在生二胎的时候,给大宝为二宝取小名的权利;玩游戏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沙漏,让他有自己控制时间的权利;刚上餐桌的时候,允许孩子撒一桌,倒一地,给他自己吃饭的权利。如果真的这么做了,iPad就不再是权利的象征了,你和这台机器的较量才有赢的可能了。

7.

最后再说一点题外话,给家长回答问题多了,就摸清了一些套路。

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今天看完文章后台一定会有人问我:“你觉得孩子太早用iPad到底好不好?”其实我们可以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问的人已经有答案了。从“太早”基本可以判断,他不喜欢孩子玩iPad。我就会对他说,“太早给孩子玩确实不太好。”然后随便找10篇学术论文来证明这个观点,他听完开开心心走了,觉得我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专家。

如果家长支持孩子玩iPad会怎问呢?一般会这么问:“小马君你支持孩子玩iPad吗?”从“支持”这个动词基本上可以判断他自己也喜欢让孩子玩。我就会说:“我觉得还不错啊,有很多应用确实对孩子很好。”他下一个问题应该会和我讨论自己给孩子玩了什么应用,有没有其他应用推荐。

你别笑,真的是这样,我大部分时候也会从问题本身找家长的态度,尽可能迎合家长。可能你要骂我狗腿子,但是你想啊,家长来问我,就是我的顾客,我要让你爽才对,下次你还会推荐别人来问我。只要没有大是大非的错误,有点偏见也无妨。

玩笑归玩笑,但话说回来,今天这篇文章是真的希望大家好好读,放低一些心态,去分析孩子的行为,去了解为什么我们输给了一台机器。

要是你觉得今天这个观点还不错,也欢迎帮我传播,谢谢啦!哦对了,最近建立了一个互助群,就为了没事儿和大家随便聊聊,要想知道怎么加入,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福建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lilego.net/xsewj/315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