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起,其原因复杂,特别是核黄疸可导致患儿的死亡或出现运动或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目前国内外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多采用药物疗法、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近年来国外内均有报道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作用。能否通过抚触配合中医穴位抚摩促进新生儿的排便,缩短胎便排出时间,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按出生顺序随机分对照组、抚触组、抚触配合穴位抚摩组各40例。胎龄37~42周,体重~g的足月新生儿,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8~10分,无窒息史,母婴健康,无合并症。

抚触时间抚触组新生儿出生24h后,每天2次抚触,每次15min,均在新生儿进食1h后进行,连续5d。抚触配合穴位抚摩组每天抚触同时配合穴位抚摩。对照组不做抚触和穴位抚摩。

抚触方法按头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顺序的正规国际抚触标准法进行。

穴位的选择上肢:内关、合谷;下肢:足三里、阳陵泉;背侧:肝俞、脾俞、胃俞、胆俞;足:隐白、内庭;腹部:天枢、中脘。

穴位抚摩方法轻页有力,稳当有序,力量适中。以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着力于选定的穴位上,以腕关节连通前臂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频率为80~90次/min,每穴位上抚摩15~20次。

用日本产美能达1M-黄疸皮测仪,检测新生儿黄疸指数,取新生儿前额正中为测定点,每天9:30、16:30测定2次,取平均值,直到母婴出院。

抚触配合穴位抚摩组40例,新生儿未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抚触组40例,有2例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5%;对照组有4例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10%。抚触配合穴位抚摩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例数明显低于抚触组,更低于对照组。

抚触配合穴位抚摩组新生儿在操作过程中有41%的新生儿边操作边排胎便,抚触组有32%排了胎便,对照组只有8%排胎便,对照组明显低于抚触组,更低于抚触配合穴位抚摩组。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比较复杂肝细胞内Y、Z蛋白缺乏,肝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不成熟,胆红素生产相对较多,肠道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较高及肠道缺乏使胆红素变为尿(粪)胆原的菌丛等均可行起新生儿黄疸。特别是新生儿肠腔内1克胎粪含胆红素1mg,胎粪排出延迟可使肠肝循环明显增加。

抚触配合穴位抚摩可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与其内脏器官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通过手法作用特定穴位或部位,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可以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驱邪等疗效,所以抚触配合穴位抚摩可解除便秘,增加新生儿进食量。

抚触配合穴位抚摩可明显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新生儿摄入不足,进食量较少,肠蠕动减少,肠道正常菌群建立晚等原因均可使经肠道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而新生儿肠粘膜内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和含量是成人的10倍,它可分解结合胆红素为未结合胆红素,使血胆红素增高。抚触配合穴位抚摩过程中有41%的新生儿边操作边排胎便,而同时间,抚触组有32%,对照组只有8%排胎便。抚触组是对照组的4倍(P0.01)。抚触组有2例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例均为母乳不足;对照组有4例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P0.05),其中有3例为母乳不足。结果说明抚触配合穴位抚摩可促进新生儿排出胎便,明显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由于抚触可明显增加新生儿体重和进食量,缩短胎便排出时间,从而加快了胎便和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了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因此预防和降低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lilego.net/xsejk/xsejk/443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