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sleep

孩子睡眠障碍是宝宝养育过程中困扰家长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让家长能轻松快乐养育自己的宝宝,必须了解婴幼儿睡眠发育规律,尽快帮助婴幼儿建立良好睡眠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及身高正常增长。

(一)婴幼儿睡眠发育规律

婴幼儿睡眠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并有个体差异。

(二)尽早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1婴儿期

帮助孩子学习识别白天和黑夜的差异,如:白天适当减少孩子的睡眠,室内光线要亮一些,晚上不要开长明灯。

固定喂奶时间,促进内在生物钟与外界环境同步,可以在孩子生后第1周以后开始固定晚餐的时间。3~4个月后,就可以让孩子逐渐适应定时的喂奶睡眠昼夜节律。3个月后逐渐减少夜间喂奶次数,4个月后停止喂夜奶。婴儿早期昼夜节律不明显,很难固定就寝时间。自婴儿3~5个月起,睡眠逐渐规律,应固定就寝时间,一般晚7:30~8:30较合适,避免超过9点睡觉。

2幼儿期

白天和晚上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每次睡觉前,至少要保持3个小时的清醒状态,晚上入睡前应保持4个小时的清醒时间(下午三点以后尽量不再睡小觉)。每次坚持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将他放到小床上,最好不要让孩子在父母在场的时候睡着。不要用吸吮、吃奶、抱摇、轻拍或步行的方法来哄入睡,避免形成伴睡模式;准时上床,准时起床,既使是假期也维持固定的上床和起床时间就寝时间。

(三)常见睡眠问题处理1入睡困难

首先固定就寝时间,安排轻松愉快刺激性较小的睡前活动,培养孩子健康的入睡方式。如果孩子需要半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入睡,要每天按时将孩子在醒着的时候放到床上,让他学会独自入睡。如果白天睡的时间太长,在白天父母应该定期将熟睡中的孩子唤醒。在晚上最后一次喂奶后(10:00以后),不要再弄醒孩子。如果孩子夜间醒来,不应马上给他喂奶,请先等上片刻,给他一个自己安静下来的机会。抚触有助于婴儿睡眠节律的发展。既往许多研究提示,抚触有助于婴儿入睡,并减少夜醒。抚触会减少生理性夜醒,缓解养育人的焦虑紧张情绪,增强亲子关系。到医院保健科测查婴幼儿气质类型,帮助父母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的婴儿,对于父母处理孩子入睡困难有很大的帮助。只要家长有一定的忍耐性,开始2~3天孩子会哭闹或抗议,若父母坚持不动摇,一周以后情况就会明显改善。如果是在孩子尚未有能力从小床跑到大床时矫正,效果会更好。

2夜醒

不要立即安慰,给儿童一个自己安静下来的机会。寻找原因,消除不良因素。部分小儿夜醒后会有再入睡困难,适当给予‘安抚’。对于夜间需要喂奶、小便的婴幼儿,可采取提前唤醒法:在其自然觉醒之前15~20分钟将其唤醒,再使其入睡,因是带着困意醒来的,不久就又会酣然入睡。对于有夜醒的儿童避免各种生活应激,建立规律的制度、良好的睡眠条件,培养良好睡眠习惯(6~9个月后婴儿在没有父母的干预下入睡非常重要),不能用训斥、惩罚和厌弃的方式对待婴幼儿的睡眠问题。

3夜哭

首先要排除孩子是否因为缺钙或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病理性哭闹。父母不要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就不断喂奶,激烈地摇晃,推着童车到处跑,不断变换玩具等,这些只会给孩子灌输更多的刺激。可以尝试用抚摸、温柔的摇动和轻声细语帮助孩子安静下来,或者让孩子处于一种舒适的体位,比如趴在妈妈肚子上等。

完全忽视

①把小孩放到床上,跟他说晚安,然后离开;

②如果小孩哭,检查他是否尿湿了、弄脏了或是感到疼痛或是处于危险中;

③把小孩安顿下来后离开房间;

④如果小孩又开始哭,让他哭到睡着。

⑤如果小孩深夜醒来,重复上面的过程。希望每次小孩醒来哭的时间持续更短,在执行过程中父母需要有耐心和忍受力,如果父母不被哭声屈服,一般会在一周后看到效果,但这种方法不适于大孩子,因为他会自己爬出来寻求安慰。

渐进忽视

①像往常一样把小孩放到床上,如果他在晚上不睡或哭闹,让他哭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安慰他。

②当到小孩身边的时候,仅给他一两分钟的安慰,然后离开,不要呆到他不哭或者入睡时才走。

③下次让他哭的时间更久,然后才去安慰他,逐步延长等待时间,像这样持续一个晚上和连续几个晚上。频繁的检查可以帮助缓释父母的焦虑情绪,适合于在6个月以上的小孩,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见效。

4磨牙

随着条件的改善,现在有寄生虫的可能性不大,这种现象多见于刚开始出牙、换牙阶段或是紧张焦虑的婴幼儿。可以带孩子到口腔科看看孩子牙列发育是否正常,或者注意平时不要经常训斥吓唬孩子,睡觉前不要做剧烈的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lilego.net/xsewj/xsewj/40876.html
------分隔线----------------------------